炎炎夏日,在广西贺州市平桂区羊头镇中红村的智能育苗棚内,技术员王成操作设备,仔细喷洒清水滋润着刚破土的嫩苗。
过去,5月到8月的酷暑是大棚的闲置期。“西红柿、水果椒怕热,但辣椒育苗正当时。”王成介绍,9月定植的辣椒苗,能跨越寒冬,将鲜红的采收期一直延续到来年6月。
工人在装筐刚采摘的辣椒。
2018年开始,平桂区瞄准现代设施农业,将山东寿光先进技术与本地实际,探索出“联合体”发展模式。
平桂区现代农业产业园选址专挑泥夹石地、撂荒地、旱地建棚,经过改造,“长”出了一排排现代化大棚。“温控大棚四季常青,”王成算起账,“一亩棚年产辣椒6吨,产值5万元,是露天种植效益的15倍。”2024年,这个集中连片大棚蔬菜基地面积达7000亩,年产值突破2.5亿元。
目前,平桂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带动平桂区种植蔬菜10万亩,年产量超30万吨。三家园区企业获得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认证,辣椒、莲藕等畅销大湾区,“非常桂”“野里乡”等品牌应运而生,60多个产品获评“绿色食品”,“平桂彩椒”“平桂莲藕”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平桂区以设施农业为突破口,全力构建“一核一轴三区”产业园格局。“目前,园区内智能种植棚已超千亩,装备‘六自动一溯源’系统,一人轻松管护30亩大棚。”平桂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志伟说。在藕莲天下示范区,土工膜藕池节水节肥超25%,机械采藕效率是人工10倍;双季莲藕技术使亩产跃升至3600公斤,增产1500公斤。(陶胜平 周盈盈 韩佑存)
【纠错】 【责任编辑:牙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