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西湾红沙环险堤荒滩变身全球生态案例-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正文
2025 08/05 10:35:14
来源:广西日报

防城港西湾红沙环险堤荒滩变身全球生态案例

字体:

原标题:防城港西湾红沙环险堤荒滩变身全球生态案例

  8月3日,防城港西湾红沙环。潮起潮落间,新筑的生态海堤如翡翠玉带蜿蜒入海。堤岸之上,红树林舒展枝叶与海风相拥,白鹭群掠过镜面般的水面;堤岸之下,弹涂鱼腾跃、招潮蟹横行,赶海的孩童笑声洒满滩涂。

  “以前这堤岸破败不堪,台风来时,全家都睡不踏实。你看,现在它稳如泰山。”世代居住在此的渔民陈先生指着生态海堤,眼角漾着笑意。

  在红沙环生态监测站的瞭望台远眺,海堤五层生态结构清晰可见——最外侧的滩涂种植有红树林9913平方米,向内是750组人工鱼礁构成的“水下森林”,堤身被滨海植被密密包裹,堤后是错落有致的景观林带,最内侧则是贯通全程的生态廊道。

  谁能想到,2012年之前这里是另外一番景象:海堤护坡风化剥落,堤身植被覆盖率仅4.25%,周边红树林覆盖度不足5%,水土流失直接威胁着西湾航道的安全。

  防城港市以三期系统性修复工程破题,创新构建“红树林+海堤+滨海植被”的复合生态系统。如今,这条生态海堤已成功抵御10余次台风侵袭,包括2021年那场风力达14级的强台风,成为周边300余艘渔船的“安全港湾”。更可喜的是,生态链的修复让这片海域焕发新生——底栖生物量增长555%,弹涂鱼、招潮蟹等重现滩涂,海陆生物联通廊道让这里成为北部湾重要的生物种质资源库。

  生态效益正加速转化为发展动能。生态海堤建成后,2022年接待游客7万人次,创造旅游消费约7000万元。其“减灾与生态协同”的建设模式被纳入《广西海洋生态环境修复行动方案》,已在全区78.5公里海岸线上落地生根。

  生态海堤筑起的不仅是安全防线,更是发展跳板。堤前红树林年碳汇增量达18.07吨,秋茄与桐花树形成自然繁殖的稳定群落;沿岸兴起的生态民宿、赶海体验项目,让村民人均年收入显著提高。

  2023年,这个边境港湾的生态实践入选自然资源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共同评选的“全球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八大国际案例”之一,成为全国生态海堤建设的参照样本。“守护好每一寸海岸线,就是守护边疆高质量发展的根基。”防城港市海洋局副局长罗爱胜表示。(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杨 康)

【纠错】 【责任编辑:牙举成】